養魚不換水,種菜也不施肥。9月27日上午,橋東區東望山鄉元子河村的玻璃大棚里,映入眼簾的不只有長在水里的芹菜、生菜、小油菜,還有游在水系間的“開心水族”鱘魚、鯉魚,在水中愜意地撒著歡兒。漫步在大棚中,一幅“生態和諧”的趣味畫卷,活脫脫地躍然眼前。 “魚菜共生”是把水產養殖與水耕栽培融為一體,將魚類排泄物經多環節分解轉化成營養成分培育植物,達到動物、植物、微生物互補共存的生態循環。該技術避免了土壤栽培中使用農藥和重金屬污染,出產綠色健康食品。 據悉,為了帶動村民增收,推進鄉村旅游,東望山鄉積極謀劃產業興農項目,建設“魚菜共生”大棚1座、春秋棚10座、冬暖棚8座。除改良土壤、使用多項新技術、種植各種普通蔬菜外,還有水晶冰菜、水果西紅柿、精品草莓等多種高端果蔬。其中“魚菜共生”項目是整個項目建設的亮點,是在完成前期基礎設施建設的情況下,與人大代表共同打造的。棚內集科普研學、電教教學、采摘體驗、農事勞作等諸多功能于一體,既有觀賞性,又有研學性,還能親身體驗種植采摘的快樂。(趙娜 岑屹 李瀛) |